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本 小针刀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中篇 各论 第九章颈项部
内容开始
 

第九章颈项部

一、项韧带损伤

概述
项韧带损伤大多为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积累性劳损所引起的。急性外伤引起的较为少见。(见图三十三和三十四)

种间韧带

纵韧带

雄向关节

第七颐推

图三十三项韧带侧面观
123

项韧带

贫韧带

华李

稚间盘

棘同韧带

滋密

乡凄光

椎体

图三十四项韧带矢状切面
周娜解剖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相拍加体突,止于枕外隆凸和枕外蜷,为三角形的弹力纤维膜.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肉附丽其上,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颈部过度前曲,但头的左右旋转、后帷奋由于其它肌肉的作用,使项韧带被牵拉,所以极易劳损。常见韧带上有钙化点。
病因病理
头的过度前曲、长时间枕高枕头,仰卧或持续低头工作(前曲),易使项韧带疲劳而损伤。
项韧带受伤的常见部位为下位颐椎的附着点处,枕骨粗隆下缘附着点处,或在项韧带两侧的肌肉的附丽区,持续反复的牵拉性损伤、常使这几个地方出现韧带变性、变硬、甚至钙化,拇指触诊常有弹响声。
急性暴力损伤,也会使项韧带撕裂而变性。
124

l 临床表现
颈后部酸胀不适,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时间久了,就觉得颈后部酸、胀、痛难忍。也不能长期低头工作.睡眠时也感颈后部不适,有时辗转不能入睡。
另外项韧带损伤,也常引起部分颈椎骨的错位增生。出现的症状就更为复杂。
也有项韧带上虽有钙化点而无什么特殊症状。或没有症状者。
诊断
1
.颈项部疼痛不适。
2
.有长期低头工作或枕高枕头的劳损史,或有颈部过度前曲,过度扭转的外伤史。
3
.项韧带分布区或附着点处有压痛点。
4
.过度前曲或后伸引起颈项部疼痛加剧。
治疗
① 颈部前屈位。
② 找好敏感的压痛点.
③ 小针刀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平行,小针刀和颈部平面成9 少角垂直刺入,深度在颈椎棘突顶上(下端)。也可不到棘突顶部(上端),在项韧带上,切开剥离数刀,然后横行铲剥两下。如病点在枕骨隆凸下缘,小针刀刀口方向不变,针体和枕骨下缘骨平面成900 角垂直刺入,作切开剥离,然后再横行铲剥两次即可。(见图三十五)
125

图三十五治疗项韧带手术位置图

疼痛如不消失注t 事项

,五天后再作一次。

① 在项韧带上段治疗

,除了常规消毒外,必须将进针部位

头发,用酒精擦洗净,最好将进针部位头发剃掉

,否则容易感染

② 在枕骨隆凸

下缘进刀,一定要使针体和该处骨平面垂

直。否则易将针刀刺入环椎附近

,或环枕关节,那是很危险的。

病案举例戴xx ,女

, 35 岁,沐阳县东风印刷厂检校组职工。颈部

疼痛2 余年,经针灸,理疗,均未见效。

78 2 月来我骨科就126

诊。诊断为项韧带损伤。在枕骨隆凸犷缘,第五颈椎顶部皆有压痛。在此二处同时作小针刀抬疗。当天晚睡眠即感舒适,第二天症状已全部消失.嘱其改换工种,一年后随访,一直很好,无不适。

二、胸锁乳突肌肌健炎

征述
该病在临床上也为常见,常被诊为落枕,大多于睡眠起身时发病。落枕是一个笼统的诊断。有好几组肌肉损伤,都可诊为落枕。胸锁乳突肌肌健炎,只是落枕中的一种。此病中医都认为是风寒侵袭肌筋,颈项强。西医认为是肌艇的无菌性炎症.其实该病的本质,就是劳损,为什么都在睡眠后发病呢?劳损使肌膜慢性损伤。肌胜在不断修复,白天头部活动频紧,使肌膛不停地活动。因之血运良好,代谢较快,在睡眠后由于头部活动停止,肌度的局部血运变差,代谢减慢,加之有时睡眠姿势不良,加重了胸锁乳突肌的牵拉损伤。如果再加上颈部保暖不好,使肌腔受到寒冷刺激,使血运变差,使肌膛的损伤部位的坏死细胞、渗出物不能被代谢排除,形成水肿。刺激神经末梢而发病.
现象上它是新病,实质上它是积累性劳损导致的旧病新发。所以小针刀对此病也有明显的疗效.
局部解剖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体及锁骨胸骨端,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线,作用是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提脚廓,助深吸气,受副神经,颈丛肌支(c , 3 )支配。(见图三十六)
127

胸骨乳突肌

图三十六胸锁乳突肌解剖位置图
病因病理
经常做扭转颈部活动的人,或经常突然转头,或睡眠姿势不良,颈部扭转斜置。而牵拉损伤胸锁乳突肌,造成胸锁乳突肌肌胜积累性损伤。
肌臆劳损后、由于受寒,或再次过度牵拉,造成局部代谢障碍而水肿,及代谢物未来得及排除而刺激肌健,造成肌键部疼痛,肌肉痉挛.
临床表现
一般都于睡眠起身后,突然起病,感到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僵硬感,稍不慎,转动头部会引起颈侧痉挛性疼痛。诊断
1
.无明显外伤史,但有经常旋转头部和抬头,或突然过度旋转头部和抬头的劳损史。
128

2 .颈部旋转活动受恨,颈部摄硬。
3
.被动做头部旋转或颈部比冲活功。引起胸锁乳突肌肌健疼痛和胸锁乳突肌痉挛。
4
.在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明显。
治疗
① 单侧病。就在单侧乳突及上项线下缘之间及胸骨体l 可侧及锁骨胸骨端治疗,双侧都病就在双侧乳突及枕骨上项线下缘及胸骨体两侧和两侧锁骨胸骨端治疗。
② 小针刀深度达骨膜。针体和施术处骨面约成9 。。角左右。刀口线方向和胸锁乳突肌走行方向平行刺入,先纵行剥离2 3 次,再横行剥离2 次,出针。
病案举例
xx ,男,42 岁,淮阴制绳厂工人。79 2 月一天起床后,自觉颈部不能活动· 到某乒院按摩后,反觉得疼痛加重,即用针灸治疗2 ‘天,稍有减轻,但颈仍不能自由活动,旋转佣难,3 8 日接受小针刀治疗,诊为右胸锁乳突肌肌健炎,在两头肌脾处治疗二次,立即头娜鱿能旋转活动.三夭后全愈.80 5 月随访,一直很好,无不造。

三、肩加提机损伤


棍述
肩脾提肌大多是突然的动作,造成损伤,如上肢突然过度后伸,要求肩押骨上提。并向内上方旋转,肩押提肌突然收到信号,突然强烈收缩,而肩脚骨由于其他软组织的影响,多数不能同步和肩脾提肌突然配合,而造成肩脾骨脊柱缘的内上129

角肩押提肌附着点处的损伤。在起点的损伤也不少见,均在颈上部四个颈椎横突处.
该病在临床上也很常见,但大多数被含栩地诊断为颈部损伤,或背痛、肩押痛。亦有被诊为颈椎病和肩周炎的部分痛点的。
肩脚提肌的损伤,日久难愈,其损伤处结疤变性较显著.小针刀疗法对该病有良好的疗效。
局部解剖
肩脾提肌起自上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脾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脚骨并使肩押骨转向内上方(见图三十七和三十八)

130

小菱形肚

大菱形肌

图三十八肩押提肌菱形肌解剖位置图
病因病理
由于某种特殊的倩况,要求肩押骨迅速上提和向内上旋转,肩脚提肌突然收缩,而肩押骨多数不能同步配合(因为肩脚骨受到许多不同方向肌肉的制约),所以常导致肩押提肌损伤。
该肌的损伤多在肌艘部位,即是在该肌的起止点处,影响工作和休息。
急性期都在肩押骨内侧缘上部感到肿胀疼痛。亦或在颈部上段疼痛、拒按。经休息和自我制动后,都有所缓解.以后随出现慢性症状。
临床表现
慢性期病情绵延难愈,此病大多数为单侧,双侧起病很少见。上肢做后伸活动受限。肩脚骨内侧上端疼痛。手不能伸131

到背部抓痒,或和颈部活动受限,颈L 段一侧疼痛,并比不敢舒展躯干卜段。
睡眠时键侧向下,翻身感困难.
白天常有患侧抬肩畸形。
诊断
1
.有突发性损伤史。
2
,在肩脚骨内侧缘上部及肩脚骨卜角有压痛,有1 2 个压痛点。
3
.或在上四个颈椎横突处有压痛点。
4
.上肢后伸,令将肩脾骨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
治疗
在慢性期,适应于小针刀治疗。找好压痛点,如在肩脚边缘进针,使针体和背平面成90 .角刺入(俯卧位或坐位微前曲),深度刀刃达胁骨面,刀口线方向和肩脾提肌纵轴平行方向。先纵行剥离,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肩脚骨平面成13 。,角,和背面成50 。角。刀刃在肩脾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1 2 次即可出针.
进针点在上颈椎横突,患者坐位低头,进针点在横突尖部,进针深度直达横突尖部,刀口线方向与颈椎纵轴平行,先作纵行剥离,再作横行剥离,刀口线始终在横突尖部骨面上活动。
注意.项
小针刀必须在肋骨面以上范围活动<治疗肩押提肌止点),不可在肋骨间活动。治疗肩脾提肌起点必须在颈椎横突骨面上活动,进针时.穿过皮肤后,要摸索进针,不可盲目粗糙.刺入其他部位。颈部神经血管极为丰富,且为生命之枢纽,

132
必须细心从事。
病案举例
xx ,男,沐阳县组织部干部。67 年文革期间造反派给他坐喷气式飞机、雁别翅,他极力反抗,当晚背右侧疼痛难以入睡,后经吃中药、贴膏药,好转。但背右侧疼痛始终不能根除,气候变化时加重。后虽经多方治疗十余年,终未愈。81 年到我骨科就诊,诊为右侧肩脚提肌损伤。小针刀在右肩押骨内侧缘及上角,治一次做了三刀,症状解除,2 年后随访,无不适。

四、头夹肌劳损

梅述
头夹肌易在第七颈椎处劳损,在止点枕骨上项线处也极易损伤。经常挑担子的人,常患此病。因在挑担子时头夹肌公直处于紧张的牵拉状态,在第七颈椎的附着点处,由于损伤后肌化增生抱痕,在第七颈椎处常形成一个园形隆起,俗称扁担疙瘩。此病以前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小针刀对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见图三十九)

图三十九头夹肌解剖位置图
局部解剖
头夹肌起自上部脚椎和第七颈椎的棘突及项韧带、止于枕骨上项线,它的作用是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
摘因润理
头夹肌的上面有斜方肌背阔肌,下面有能棘肌.使头部的后仰,它是主要肌肉之一,更因第七颈椎处是颈胸交界部位,头颈部的活动以第一脚椎为支点,而它(第一胸椎)本身则活动幅度很小。因此头颈部的频繁的大幅度的活动,第七颈椎棘突部是应力集中的地方。因此平时的活动也极易使头夹肌的第七须椎的附着点处受损.
头夹肌的附着点处损伤后,头颈部在别的肌肉的作用下.

134

还在勉强地左右转动、后仰,已损伤的头夹肌并不能得到安静的休息而复修。即使损伤的肌膛处在防痛的制动状态,肌腹部仍在不停地活动.头夹肌一旦损伤之后,它的复修和继续损伤的两个过程在同时进行,因而损伤点的疤痕组织较大、较厚。l 临床床表现
枕骨缘的上项线单侧或双侧疼痛,或第七颈椎棘突处疼痛,头转动后仰受限,自觉颈项部有硬棒支撑着似的,用热敷,可使颈项松弛下来。头转动幅度加大,但附着点处疼痛始终不得除.气候变化时,不适感觉加重。
诊断
IJ
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2
户在第七颈椎棘突处,或枕骨上项线单侧或双侧压痛。3 矛用手掌压住颈后部;将颈部下压使其低头;令患者努力抬头后伸,引起疼痛加剧。
洽疗‘
① 选好进针部位;如疼痛;压痛在第七顶椎棘突部位。刀口线和颈椎纵轴平行瓣入。深度达第七颈推棘突两侧、使针体和背平面成90 外,8 扩角。(乎术时俯卧),坐位也可以;令患者端坐低头,进针角度同上。先在棘突尖部的两侧缘沿头夹肌走行方向纵行社离,然后再在棘突两侧铲剥数下即可.出针.如疼痛、压痛点在枕骨上项线单侧或双侧,就在单侧或双侧怡疗.深度达骨面。针身角度与骨面成900 角,先纵行剥离。后横行剥离。出针二
注意事项
1
;在第七颈椎处不可大深,不能超过棘突根部,太深会刺伤神经或观到椎骨内处,那就太危险了。
2
,在枕骨上项线处,注意在进刀时避开小神经血管。

135

病案举例
x ,女,39 岁。补鞋匠。住沐城东关居委会。第七颈椎处疼痛3 年余,平时只能低头不能抬头.多方抬疗,效果不佳。8o 2 月来我骨科就诊。诊为头夹肌劳损,在第七颈稚处用小针刀治疗两次,愈。一年后随访,无不适。

五、环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概述
从前对环枕筋膜挛缩能引起颈椎椎动脉压迫症,没有人提及,而在临床中这种病并不少见。这种病都是由于长期低头工作,环枕筋膜劳损变性,失去弹性,并挛缩,从而牵拉枕骨,使环枕间隙变窄,造成椎动脉被压和枕小神经、枕大神经被牵拉,因此引起头晕和枕部顽固性疼痛。
局部解剖
环枕筋膜是项筋膜的一部分。项筋膜与颈筋膜浅层和深层相续,它的上缘起于枕骨上项线上下缘,下部附着于环稚后缘、项韧带及前、中斜角肌、肩押提肌被膜等处,并与脊筋膜相续。(见图四十毛四十一)
136

病因病理
颈椎动脉从第六颈椎横突上的椎动脉孔上行,穿过6 2 颈椎横突上的框动脉孔,在环椎后外两侧绕过环椎进人颅底,环稚椎弓上面有两条椎动脉沟.椎动脉经过此沟进人颅底。
在正常情况下,枕骨大孔的后侧边缘和环椎之同有一个间隙,所以椎动脉在环椎椎动脉沟里是很宽松的.当环枕筋膜因劳损或损伤而变性挛缩时,这个间隙就变窄了,椎动脉就会受到挤压,影响大脑供血量而引起顽固性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临床症状
由于推动脉受到挤压和扭曲,血流量减少,引起稚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又因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等都从筋膜穿过,筋膜挛缩变性后使之受到挤压牵拉,引起后胸勺处顽固性疼痛或麻木。
此病对脊催和神经根均无重要影响,所以一般不出现脊健和神经根受压现象。
诊断
1
.后脑勺顽固痛麻,有椎动脉受压症状.
2 . x
线颈推正位片无实质性诊断价值,侧位片示环枕间隙前缘稍宽,
3
.排除结核、肿瘤或其它感染性疾病。
治疗
1
.小针刀洽疗
让患者正坐方绪上,令头后仰,在枢椎棘突和后脑勺接触的地方选作进针点。然后让患者正坐低头,医生将刀锋压在进针点处,使针体和进针部位骨平面垂直进针,使刀口线和颐椎

138

棘突顶线平行.进皮之后,调转刀锋,使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垂直,进行横排切开三至五刀。
2
.手法治疗
让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令其下领和床头边缘齐平。让助手双前竹压住思者背部,双手挽住患者肩部.医生将床头边缘垫L 薄枕,并使患者稍抬头,下领勾住床边缘的薄枕处,医生左手托扶患者下领,右手放于患者后脑勺处,向患者头顶偏下方向下压后脑勺,和助手形成对颈后部位的对抗牵引。医生牢牢托住患者下领,不使下移,从医生右手下压牵引起,一至两分钟后,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弹压后脑勺一至两次。
3
.硬纸板固定
将事先预备好的硬纸板裹好纱布,围于患者颈部,用白布带固定。
嘱患者不得转动头部,睡觉不要垫枕头,白天夜晚均要保持头的中立位。15 天解除固定,头部始可自由活动.4 .药物治疗
处方;
当归尾109 桃仁109 红花109 制乳没各6g 桂枝1 鲍川苟89 紫丹参109
水煎服,服时加白酒少许。
加减法.
头晕加白芍1 娘杭菊花1
视物不清加杭菊花109 草决明l 鲍密蒙花1 帕肌肉疼痛加防风109 制川草乌各69
上胶麻木者加防风l 叱制川草乌各6g 羌活109 秦笼109 络石藤109 银花藤309
欲吐不吐者加党参l 鲍柿蒂109 生姜109 川黄连

139

1
心律慢者加肉桂触制附片1 鲍党参1
心律快者加殊获神109 麦冬109 柏子仁1 饱连心109
胸闷不适者加广木香109 权壳109 川朴109 身体瘦弱、气虚血虚者去桃仁、乳没,加党参1 娘炙黄蔑109
5
一般无需康复治疗.
注意布项
针刀千万不能下滑,严防刺入环枕关节腔,损伤脊髓。




       下一条:第十章肩背部